央媒省媒看新区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江西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赣江新区

来源:九优亚游    发布时间:2025-04-04 03:55:47

  近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江西日报、江西商报等主流媒体再次聚焦赣江新区,

  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微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凭借其短小精悍、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等特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据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一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或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预计到2027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元。

  然而,随网络微短剧的蓬勃发展,版权侵权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原创微短剧作品被肆意抄袭、盗版,不仅严重侵犯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也挫伤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更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加强微短剧版权保护,在当前显得很重要和迫切。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日前在江西省版权局支持下正式成立运营。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及时解决了困扰我们公司很久的微短剧版权侵权难题,为公司减少损失、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位于江西南昌赣江新区的江西时刻互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负责人揭静玮感慨地说。原来就在不久前,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接到了时刻互动科技公司的一叠“侵权链接”,该企业投诉10余家单位或个人侵犯了其爆款网络微短剧的版权。随后,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即联系第三方专业监测平台核查取证,在投诉当天就向几大头部网络服务提供商发出《侵权预警函》,48小时内实现删除、下架侵权作品,释放出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的强大信号。

  “网络微短剧侵权盗版现象呈现‘短’‘平’‘快’的特点,我们就用‘快’‘准’‘狠’来接招!”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相关负责人刘正洲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正常采访时如是说。

  据了解,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作为江西省内首家专注于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的机构,以高效化解网络微短剧版权矛盾纠纷、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为目标。中心集合了新区综合行政执法、数字化的经济法庭、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以及律所等多方力量,建立了集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维权受理、举证核查、综合调解、行政保护、司法仲裁于一体的一站式保护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版权保护服务,有效提升了版权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同时,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还与世界领先的数字资产保护和交易服务商阜博集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通过引入先进的数字资产保护技术和理念,中心不断强化侵权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力争做到维权受理2小时内发送风险预警函、48小时内达成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中心将协同转入行政执法程序或司法仲裁程序,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的成立,不仅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版权保护支持,也在实践中初见成效。中心的成功实践,不仅体现在版权保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和高效作风,也彰显了江西省对网络微短剧版权保护工作的格外的重视和坚定决心。“随网络微短剧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版权保护问题将愈发突出和重要。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为网络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刘正洲表示。

  在版权保护工作中,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不仅注重快速响应和有效维权,还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打造全产业链生态服务体系。

  刘正洲介绍,中心深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微短剧版权侵权问题,就必须从源头抓起,构建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和体系。为此,中心不仅与阜博集团等展开了深度合作,还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在机制建设上,中心积极探索建立了“一套工作机制、三支调解员队伍”的版权保护新模式。一套工作机制即诉调对接、调解管理、经费保障机制;三支调解员队伍则包括网络微短剧版权纠纷调解中心、儒乐湖数字法庭调解室、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调解室调解员队伍。这一新模式的建立,不仅为网络微短剧创作者提供了更方便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维权渠道,也为版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尽管微短剧行业监督管理趋严,但刘正洲认为,微短剧的发展前途十分可观。其对竖屏视听语言的探索富有新意,契合了注意力碎片化时代人们的消费习惯。内容上,微短剧短小精悍、富有戏剧性和反转设计,情感张力十足,深得大众喜爱。从商业模式看,微短剧具有多链路变现的潜力。

  微短剧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其版权问题不容忽视。刘正洲表示,下一步,江西网络微短剧版权快维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停地改进革新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为网络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心将逐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构建更完善的版权保护网络;同时,中心还将积极探索新的版权保护模式和技术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侵权监测和风险预警能力;此外,中心还将加大对网络微短剧创作者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能力。

  日前,南昌遭遇春节后的一股寒潮,让人感到丝丝的寒意。家住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莫奈公馆的何女士一回到家便打开集中供暖开关,屋里很快就暖和起来。她高兴地说:“自集中供冷供暖到家后,每年可享受到7个半月的供能服务,室内整体恒温、恒湿,集中供冷供热项目给老百姓的居家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解锁舒适密码,邂逅理想家居生活。集中供能项目于2017年6月启动,是江西省重点民生配套工程,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顶级规模的冷热双向供能项目之一。该项目由江投集团旗下赣江控股集团与省天然气集团共同组建的江西赣江新区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项目冬季利用新昌电厂循环水余热为热源供热、夏季利用能源站冷却塔为冷源供冷,供能范围覆盖儒乐湖新城及临空直管区,服务面积1232万平方米。目前,2号能源站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集中供能项目通过技术创新和智慧化管理,逐步推动了能源行业绿色转型。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专程前往集中供能项目参观调研,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建筑节能会员对项目的“低碳、生态、节能、环保”予以点赞。江西赫威斯高级中学等多家使用单位纷纷送来锦旗,对享受到的优质供能服务表示感谢。

  下一步,江西赣江新区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将充分的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扩大供能服务范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双丰收。

  新春伊始,赣江新区开放发展局组织稳外贸工作专班先后实地走访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乐化铁路物流园、昌北国际机场、南昌航空口岸等外贸物流口岸部门。通过走访调研与座谈会相结合方式,全力以赴破难点,疏堵点、祛痛点,打通新区外贸口岸物流的“任督二脉”,助力辖区外资外贸企业“降本增效、便利通关”。

  在南昌龙头岗综合码头,专班工作人员察看了码头的运营管理、水运能力建设和江海、铁海多式联运情况。据龙头岗码头生产操作部负责人李昊宸介绍,龙头岗码头持续提升港口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对码头设备做更新和改造,进一步释放码头靠泊效能,高效地为进出口企业贸易提供便利化服务。依托数字技术打造了“区港联动”新型通关模式,该部门大幅度的降低进出口企业人力及时间成本。龙头岗综合码头2024年共完成货物集装箱吞吐量12.47万标准箱,件杂货93.75万吨,累计总吞吐量为234.37万吨。同比上一年,集装箱增长1.71%,外贸增长29.07%。

  在南昌乐化铁路物流园,南昌铁路物流中心副总经理陈鹏介绍,南昌乐化物流园位于赣江新区,临近昌北国际机场和赣江航运货运码头,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全方面覆盖,可实现“站到门”运输,货一到站就可迅速发往客户手中。这种“铁路货运+社会物流”运营模式,为降低外资外贸企业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据了解,2024年乐化铁路物流园累计货物装车20495车,发送132.4万吨,其中发送外贸出口的纺织品65车,共2945吨。

  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江西空港航空地面服务有限公司货运部经理熊乃远介绍,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场内建有“一货站三中心”(国际货站、海关通关中心、国际邮件中心、国际快件中心)及跨境电子商务“9610”指定监管场地,并已开通运营进境冰鲜水产品、进境水果、进境水生动物三类指定商品监管场地。已开通南昌至比利时、挪威、孟加拉国等地国际货运航线年,昌北国际机场总货邮吞吐量6.62万吨,同比增长10.51%,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3.14万吨,同比增长60.29%。

  此外,稳外贸工作专班还结合南昌昌北国际机场航空口岸工作实际,就南昌昌北国际机场的出入境边防检查和优化口岸投资环境等工作,与江西武警边防总队南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进行了面对面的工作对接协作座谈与沟通。据南昌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党委委员、副站长孙宏龙介绍,今年春运以来,南昌昌北机场航空口岸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1%。

  2025年,赣江新区将与辖区里的外贸物流口岸部门共同推进外贸物流多式联运发展,推动外贸新业态和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区外贸发展促稳提质。

上一篇:2万吨!智利车厘子霸气 “杀” 入中国节日水果狂欢开场!

下一篇:2024“十大突破性技术”——热泵卷着卷着就火了

微信公众平台